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

Source Tree 教學

說實在的,本來一時很抗拒用Source Tree,因為看不懂他的邏輯。
反正寫iOS APP 的,公司就只有我一個人,所以我都用DripBox,方便自己在家裡、公司使用。
但,幾次DB沒更新好,亂了碼,就就就火大了。



因為Vicky比較笨,學過,又容易忘,只好筆記在這裡,也順便分享。
Bookmarks的Icon分別為:
Add Repository:新增專案,新增專案目的地可以是遠端也可以是本機。
Add Group:新增資料夾,如果專案有類似性質可以使用資料夾分類。
Delete:刪除
Hosted Repositories:託管專案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Clone Repository:複製專案
Add Working Copy:增加工作副本,工作副本就是新增/修改檔案的地方;一個專案可以有多個Working Copy。
Create Repository:建立專案,底下的Repository type分為Mercurial與Git兩種,我個人選用Git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Commit:遞交、寫入,可以說是“存檔”的功能,把目前專案的進度寫入資料。
Update:更新,例如同事Commit之後,我Update取得最新版本,可以說是同步。
Revert:還原
Shelve:擱置
Add:新增,增加專案途中有增加進來的檔案,要先新增後再執行Commit。
Remove:移除,專案之後用不到的東西在Commit前先移除。
Add/Remove:新增/移除
Pull:把其他版本“拉”進專案。
Push:把自己的版本“推”到專案。
Branch:分支
Merge:合併
Tag:標籤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